2022: 艾莉森·A. Kranek 和 Maria Paz Carvajal Regidor. “這裡擠滿了人:在高級研究生作家的會議上'展示其他人'。” 實踐:寫作中心期刊,卷。 18號2年2021月,第62-73頁。

2021: 莫琳·麥克布萊德和莫莉·倫茨徹. “意圖的重要性:對寫作中心專業人員的指導回顧。” 實踐:寫作中心期刊,17.3(2020):74-85。

2020: 亞歷山大·洛克特(Alexandria Lockett),“為什麼我稱它為學術貧民窟:對種族,地方和寫作中心的批判性考試,” 實踐:寫作中心期刊 16.2(2019)。

2019: 旋律丹尼,“口頭寫作修訂空間:確定寫作中心諮詢的新的和普遍的話語特徵”, 寫作中心日記 37.1(2018):35-66。 打印。

2018: 蘇·門德爾松,“'提高地獄':Jim Crow America中的掃盲教學”, 大學英語 80.1,35-62。 打印。

2017: 洛里·塞勒姆(Lori Salem),“決定…決定:誰選擇使用寫作中心?” 寫作中心日記 35.2(2016):141-171。 打印。

2016: 麗貝卡·諾瓦切克(Rebecca Nowacek)布拉德利·休斯(Bradley Hughes),“寫作中心的門檻概念:支撐家教專業知識的發展”, 命名我們所知道的:理論,實踐和模型, Adler-Kastner&Wardle(eds)。 猶他州立大學,2015年。印刷。

2015: 約翰·諾德洛夫,“維果斯基,腳手架以及理論在寫作中心工作中的作用”, 寫作中心日記 34.1(2014):45-64。

2014: 安妮·艾倫·蓋勒 哈里·丹尼,“瓢蟲,低下的地位和對工作的熱愛:寫作中心的專業人員正在經歷自己的職業”, 寫作中心日記 33.1(2013):96-129。 打印。

2013: 達娜·德里斯科爾(Dana Driscoll)雪利酒永利Perdue,“理論,知識和更多內容:《寫作中心雜誌》 1980-2009年RAD研究的分析”, 寫作中心日記 32.1(2012):11-39。 打印。

2012: 麗貝卡·戴·巴布科克(Rebecca Day Babcock),“與大學水平的聾生一起翻譯的寫作中心教程”, 教育語言學 22.2(2011):95-117。 打印。

2011: 布拉德利·休斯(Bradley Hughes), 寶拉·吉萊斯皮(Paula Gillespie)哈維·凱爾,“他們對他們的看法:每位寫作導師校友研究項目的發現,” 寫作中心日記 30.2(2010):12-46。 打印。

2010: 伊莎貝爾·湯普森(Isabelle Thompson),“寫作中心的腳手架:經驗豐富的家教的口語和非口語家教策略的微觀分析”, 書面溝通 26.4(2009):417-53。 打印。

2009: 伊麗莎白·H·巴克特 尼爾·勒納,“重新思考:在'寫作中心的構想'之後” 大學英語 71.2(2008):170-89。 打印。

2008: 蕾妮·布朗, 布賴恩·法倫, 傑西卡·洛特(Jessica Lott), 伊麗莎白·馬修斯伊麗莎白·敏蒂(Elizabeth Mintie),“接受Tunitin:提倡變革的導師”, 寫作中心日記 27.1(2007):7-28。 打印。

邁克爾·麥迪遜(Michael Mattison),“有人來照看我:寫作中心的反思與權威”, 寫作中心日記 27.1(2007):29-51。 打印。

2007: 喬·安·格里芬(Jo Ann Griffin), 丹尼爾·凱勒, 伊斯瓦里·潘迪(Iswari P.Pandey) 安妮·瑪麗·佩德森(Anne-Marie Pedersen)卡羅琳·斯金納(Carolyn Skinner),“本地實踐,國家後果:調查和(重新)構建寫作中心身份”, 寫作中心日記 26.2(2006):3-21。 打印。

邦妮·德維(Bonnie Devet), 蘇珊·奧爾(Susan Orr), 瑪格麗·布萊斯曼(Margo Blythman)西莉亞·畢曉普(Celia Bishop),“跨池塘凝視:在美國和英國,學生在發展其他學生寫作中的作用。” 在英國高等教育中教授學術寫作:理論,實踐和模型,ed。 麗莎·加諾布西克-威廉斯。 英格蘭Houndmills; 紐約:帕爾格雷夫·麥克米蘭(Palgrave MacMillan),2006年。印刷。

2006: 安妮·艾倫·蓋勒,“滴答作響,下一篇:在寫作中心裡尋找時代性的時間”, 寫作中心日記 25.1(2005):5-24。 打印。

2005: 瑪格麗特·韋弗,“檢查老師的服裝說些什麼:教程空間內的第一修正案權利/文字,” 寫作中心日記 24.2(2004):19-36。 打印。

2004: 尼爾·勒納,“寫作中心評估:尋找我們有效性的'證明'。 在彭伯頓和金基德。 打印。

2003: 莎朗·托馬斯, 朱莉·貝文斯(Julie Bevins)瑪麗·安·克勞福德,“投資組合項目:分享我們的故事。” 在吉萊斯皮(Gillespie),吉姆(Gill-am),布朗(Brown)和斯坦(Stay)。 打印。

2002: 瓦萊麗·巴爾斯特(Valerie Balester)詹姆斯·C·麥當勞,“狀態和工作條件視圖:寫作計劃與寫作中心主任之間的關係。” WPA:寫作計劃管理委員會日刊 24.3(2001):59-82。 打印。

2001: 尼爾·勒納,“第一次寫作中心主任的自白。” 寫作中心雜誌21.1(2000):29-48。印刷。

2000: 伊麗莎白·H·博凱特,“'我們的小秘密':寫作中心的歷史,開放前到開放後的錄取。” 大學組成與交流 50.3(1999):463-82。 打印。

1999: 尼爾·勒納,“鑽墊,教學機器,程序文本:寫作中心中教學技術的起源。” 在霍布森。 打印。

1998: 南希·馬洛尼·格林(Nancy Maloney Grimm),“寫作中心的監管作用:因失去純真而達成協議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17.1(1996):5-30。 打印。

1997: 彼得·卡里諾,“公開招生與寫作中心歷史的建構:三種模式的故事”。 寫作中心日記 17.1(1996):30-49。 打印。

1996: 彼得·卡里諾,“使寫作中心理論化:一項艱鉅的任務。” 對話:作曲專家雜誌 2.1(1995):23-37。 打印。

1995: 克里斯蒂娜·墨菲,“寫作中心和社會建構論”。 在穆林和華萊士。 打印。

1994: 邁克爾·彭伯頓,“寫作中心道德規範”。 特殊專欄 撰寫實驗室通訊 17.5、17.7-10、18.2、18.4-7(1993-94)。 打印。

1993: 安妮·迪帕多(Anne DiPardo),“來來往往的竊竊私語”:房利美的經驗教訓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12.2(1992):125-45。 打印。

梅格·伍爾布萊特(Meg Woolbright),“輔導政治:父權制內的女權主義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13.1(1993):16-31。 打印。

1992: 愛麗絲·吉蘭(Alice Gillam), “寫作中心生態:巴赫金主義的觀點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11.2(1991):3-13。 打印。

穆里爾·哈里斯(Muriel Harris),“寫作中心管理中的解決方案和權衡取捨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12.1(1991):63-80。 打印。

1991: 萊斯·朗西曼,“定義自己:我們真的要使用'Tutor'這個詞嗎?” 寫作中心日記 11.1(1990):27-35。 打印。

1990: 理查德·貝姆(Richard Behm),“同伴輔導中的道德問題:協作學習的辯護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9.2(1987):3-15。 打印。

1989: 麗莎·埃德(Lisa Ede),“作為社會過程的寫作:寫作中心的理論基礎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9.2(1989):3-15。 打印。

1988: 約翰·特林伯,“同伴輔導:術語上的矛盾?” 寫作中心日記 7.2(1987):21-29。 打印。

1987: 愛德華·樂透,“作家的主題有時是虛構的。” 寫作中心日記 5.2和6.1(1985):15-21。印刷。

1985: 斯蒂芬·北,“寫作中心的構想”。 大學英語 46.5(1984):433-46。